控制噪聲的目的,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可行性,用經濟的辦法把噪聲控制在某種合適的范圍內。為了控制噪聲,一般應根據噪聲傳播的具體情況,分別在噪聲源部位、噪聲傳播途徑或噪聲接收部位采取措施。
噪聲控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一是管理方面的,另一是技術方面的。用行政管理辦法和技術管理辦法控制噪聲叫管理控制,用技術手段控制噪聲叫工程控制。噪聲控制的基本方法可用下圖表示:
根據聲學理論以往噪聲及振動治理的成功經驗,噪聲治理歸納起來有三個基本措施:對聲源進行控制;在傳播途徑中進行控制;對接受者進行保護。根據治理原則的要求,以及現場實際和調查測量結果,結合當前的先進治理經驗,須采用綜合噪聲治理措施,即采用隔聲、吸聲相結合的方法控制噪聲。
結合設備本身的運行特點采用切合實際的隔、消、吸、阻尼、減振等綜合噪聲治理措施,確保敏感點處噪聲排放值達標。
(1)隔聲:封閉式隔聲圍護結構
對露天和半露天布置的噪聲源設置必要的建筑隔聲維護結構,對隔聲量不能有效匹配的圍護結構從聲學角度予以必要的匹配。單層均質墻板在不同頻率下的隔聲量(dB)一般參照以下經驗公式計算:
R=16lgM+14lgf-29
100~3150Hz的平均隔聲量(dB)一般參照以下經驗公式計算:
? ? ?R=16lgM+8 ( M≥200Kg/m2)
R=13.5lgM+14 (M<200Kg/m2)
(2)聲屏障
聲屏障的隔聲原理如下:
在空氣中傳播的聲波遇到聲屏障時,就會產生反射、透射和繞射現象。一部分越過聲屏障頂端繞射到達受聲點;一部分穿透聲屏障到達受聲點,一部分在聲屏障壁面產生反射。聲屏障的插入損失主要取決于聲源發出的聲波沿著三條道路傳播的聲能分配。聲屏障的作用就是阻擋直達聲的傳播,隔離透射聲,并使繞射聲有足夠的衰減。當聲波撞擊到聲屏障的壁面上時,會在聲屏障邊緣產生繞射現象,而在屏障背后形成“聲影區”。我們所期待的聲屏障的減噪效果就在“聲影區”的范圍內。與光影區相比較,由于聲波波長比光波波長大的多,因此,這種“聲影區”的邊界并不明顯,經過屏障邊緣之外,聲源發出來的聲波可以直接到達的范圍,叫做“亮區”。從亮區到聲影區之間還有一小段“過渡區”。位于“聲影區”內的噪聲級低于未設置聲屏障時的噪聲級,這就是聲屏障降噪的基本原理。
圖5-1 ?聲屏障的聲繞射原理圖
聲屏障的繞射聲衰減:
點聲源:一無限長聲屏障,點聲源的繞射聲衰減為:
圖5-2 ?聲屏障的繞射損失計算示意圖
從上式中可以看出,聲屏障的繞射損失完全取決于菲涅爾指數N,即取決于聲源和受聲點之間的聲程差,聲程差A+B-d越大,λ聲波波長越小(頻率越高)則聲屏障的繞射損失越大,也就是說聲屏障的效果越好。
對所有的空氣動力性噪聲、蒸汽噴射噪聲統一采用消聲治理措施,噪聲源采取消聲治理后,要求既要有適宜的消聲量(即聲學性能),同時對設備的運行不能有明顯的影響(即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消聲器是一種既能使噪聲得到有效的衰減又能保證氣流正常通過的一種設備,如果消聲器僅能滿足消聲要求,而不能滿足設備工藝要求,該消聲器的設計是失敗的。
其中阻性消聲器的消聲量參照以下經驗公式計算:
在噪聲源周圍設置了隔聲圍護結構的內側壁面上做必要的吸聲處理,不但可有效加強隔聲圍護結構的隔聲量,而且可降低室內的混響聲達3~8 dB(A),同時改善操作人員的操作環境,起到一定的勞動保護作用。
■房間內做吸聲處理后的吸聲降噪量一般參照下式計算
■房間內做吸聲處理后的平均吸聲降噪量一般參照下式計算
在薄板隔聲維護結構的隔聲背板上涂刷特殊配比的阻尼材料能有效增加隔聲結構的內阻尼,它能使隔聲構件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從而減少了構件的振動,因而阻尼對提高隔聲構件尤其是薄板隔聲結構的隔聲量有明顯的作用,特別是低頻共振時的隔聲量。